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分院绿丝带社团,成立于2008年初。在学院团委、以及分院的各位领导老师的关怀下,绿丝带社团顺利的开展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无私”的志愿精神,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承传文明,奉献爱心”,为倡导时代新风正气,分院坚持开展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弟子规》的活动。长久以来,从动员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生活中切实践行雷锋精神,到绿丝带社团青年志愿者自发开展志愿服务系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意义所在。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回报学校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付出爱心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灵的温暖、精神的升华。许多同学积极加入社团,主动投身公益活动中将爱心传递下去。
一、走进社区、走进东站十委养老院
东站十委一直是信息分院的志愿服务基地。自绿丝带社团成立起,同学们就坚持主动走进社区、走进东站十委益寿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隔一段时间,绿丝带社团的志愿者们都会自发的组织去敬老院看望那里的爷爷奶奶,精心准备文艺演出,为他们带去温暖和欢乐,仿佛那里已经有了他们的寄托、他们的牵挂。他们与老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并且一代代、一批批的传递下去。近几年,随着社团不断壮大,学生们不断走访,寻找服务对象,学校周边的养老院、社区都是社团成员的服务地点。
二、缅怀先烈,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
志愿服务没有让志愿者们忘记先烈、忘记历史,相反,通过付出爱心的过程使他们对前辈、先烈更加的崇敬、爱戴。绿丝带社团在每年的清明节都会组织同学们去烈士陵园祭奠那些为国牺牲的烈士们。虽然志愿者没有做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一件件细微的小事足以让他们从心底里骄傲、自豪,因为他们和历史、和先辈、和光荣的事迹走得更近了。
三、学习《弟子规》,弘扬传统文化
《弟子规》学习作为我们信息分院的特色,绿丝带社团更是从多角度弘扬《弟子规》精神。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思想得到了净化和升华。社团在每学期都举办《弟子规》演讲比赛,《弟子规》诵读比赛、《弟子规》书画比赛等。通过这些比赛从而使同学们更加深刻的懂的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也使我们信息分院学子的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都是他们表达情感、付诸行动最好的时机。他们不但自己做到孝亲,也带动了周围的同学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学习与实践中真正的体会到父母的辛劳。
四、绿色校园行
绿丝带社团定期举行绿色校园行的公益活动,例如对院内的各种白色垃圾、小广告定期进行清理,对校园内及周边的地区进行清雪。同学们积极参与,努力践行。
五、挖掘先进,辐射全体
1. 立足校园辐射社会,毕业生坚持志愿服务,回报社会、回报企业,带动身边的人积极投身志愿者行列。
杜丹丹同学曾是绿丝带社团的社长,毕业之后她一直坚持志愿服务,真真切切的投入到了回报社会、感恩他人的行动中。企业培训中也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这和学校的教育理念相融合,也使学生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帮父母干活,关心长辈。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把辛苦赚来的钱贴补家用,帮父母买些礼物。细微的小事中体现了,思想教育的重要性、社团活动的必要性。以社团形式覆盖整个学生团体,以一个学生带动一群学生,志愿者们通过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处处比进步,时时比付出。
3. 通过绿丝带社团的培养锻炼,分院涌现出许多优秀学生,其中有三名长春市十佳大学生:蔡泓滢同学,家境贫困,品学兼优;林冲同学,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白血病女孩脆弱的生命;王硕同学,身残志坚、刻苦努力、坚持志愿服务。另外,姚泊旭同学,长春市文明大学生等等,他们把绿丝带精神传承下去,用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人。
4. 把志愿服务变成一种习惯,是绿丝带社团每个志愿者的心声,也是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收获。志愿者们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的充实,正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他们很好的诠释了社团的口号:舞动绿丝带,心境更畅快。
柴油机社区公益活动:

带走身边垃圾公益活动:


东站十委益寿院慰问:

敬老院慰问:

手拉手献爱心活动:

植树节公益活动:

重阳节敬老院慰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