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专业群)构成
软件应用技术系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由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3个专业组成,共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研究生15人,教授3人,副教授14人,兼职教师10人,双师型教师占比85%。
二、专业简介与职业面向
软件技术专业始建于2005年,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吉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吉林省高水平专业。专业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企业技术发展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方向,形成Java后端开发、Web前端开发、Android移动端开发、软件测试和实施运维等多方向协调发展的专业方向布局。
大数据技术专业始建于2018年,是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主要面向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系统运维等领域,能够从事企事业单位大数据系统搭建、管理、运维等工作,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始建于2021年,现已建成“数据库技术”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开发《人工智能导论》、《数据结构(Python语言描述)》等6本专业领域内教材。专业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的人工智能工程技术职业群,能够从事人工智能产品开发与测试、人工智能产品营销、技术支持、系统集成与运维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创新了基于名师工作室“校企协同 育训并举 学分置换”新一代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体系,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研发数字化校园产品为主线,形成了科创融通、岗课证赛结合的项目化育人模式,建立了依托自主学习平台的弹性学习、开放育人机制,形成人才培养高质量创新发展新格局。
四、课程体系
基于专业群中各专业的融合特征,构建“基础共享+核心分立+拓展应用”的专业群课程体系。1-2学期开设群平台课程,共享基础课程内容。2-4学期各专业结合培养目标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在第4学期还会设置拓展方向课程,为各专业学生学习拓展应用技术创造可能。
五、人员组成
软件应用技术系主任:孙佳帝
软件技术专业主任:李航
软件技术专业教师:于艳华、孙文江、张雨、李春梅、韩冰、孙凌玲、王依楠、王锁、李东生、韩宝玉
大数据技术专业主任:张立辉
大数据技术专业教师:刘心美、吴艳平、赵丽辉、郭明珠、沈继伟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主任:许春艳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教师:张卓、白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