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信息学院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当教师节遇上非遗撕纸艺术,会碰撞出怎样的温暖?一张纸,承载着传统技艺的魅力;一双手,传递着对师者的敬意,信息学院用这场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为老师定制专属祝福!
本次活动邀请到吉林省通化市非遗宣传大使——信息学院2024级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孙瑜鑫同学,与大家共同体验中国非遗满族撕纸的乐趣。
撕纸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手为主要工具,通过撕、扯、抠等手法将纸张加工成具有图案或造型的艺术品,2008年部分地区的撕纸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撕纸艺术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后逐渐从实用功能转向艺术创作,在明清时期走向成熟,形成不同地域风格。
撕纸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无需剪刀胶水,仅凭一双巧手,便能将寻常纸张化为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活动现场,孙瑜鑫同学一边演示,一边向同学们讲解撕纸的历史渊源与基本技巧。“撕纸艺术讲究心手合一,每一次撕扯都是情感的注入,因此每一幅作品都独一无二”,信息学院的学生通过此次活动向辛勤付出的老师们表达敬意。
同学们全神贯注地用手撕制着对老师们的“祝福”。一幅幅生动而独特的作品在指尖诞生,一个个红彤彤的纸苹果不仅象征着“智慧的果实”,更代表着平安和健康的祝福!向老师们赠送苹果表达着信息学院全体学生对老师传道授业的感恩之情!



桃李芬芳,纸短情长。信息学院以这场指尖与纸页的对话,承载非遗的温度,向每一位辛勤耕耘的师长致敬。指尖撕出的是图案,传递的是敬意;纸张承载的是创意,流淌的是恩情。信息学院全体学生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作者:安镜伊
初审:华微微
终审:刘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