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消防安全是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关键,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精神,在学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整治、安全第一”的原则,特制定信息技术分院紧急情况时消防应急预案。确保分院师生在发生紧急事件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自救,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撤离疏散,确保师生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并把损失降到最低。
二、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1.人员组成
组 长:李明革
副组长:孙 锐 朴仁淑
成 员:齐志、冷柏迁、赵桂茹、华微微、郭彦、杨建毅、迟恩宇、李季、高文铭及任课教师、综合科成员、教务科成员及全体学管员和机房管理员。
2.工作职责
成立指挥协调组、消防减灾组、疏散引导组,组织分院及各部门对分院发生的安全防火及时进行抢险、救援、救助,负责现场指挥救援等行动命令。
三、紧急应急行动
1、指挥协调组(齐志、杨建毅等)
(1)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时掌握各种情况,全力维护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应高度重视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具备消除火灾隐患及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2)负责与保卫处协作发布应急警报或消息,通知各小组进入战备状态,在一楼确保安全疏散通道畅通,组织自救及疏散。
(3)具体分工
李明革院长应急行动总指挥,并到一楼二区门口协助疏散师生远离楼体;
孙锐书记到一楼大厅南侧门口协助疏散师生远离楼体;
朴仁淑助理到一区门口协助疏散师生远离楼体;
赵晓影负责开一区大门;
冷柏迁负责开一楼大厅南侧玻璃门;
杨建毅负责开一楼大厅北侧玻璃门;
王 亮负责开二区收发室大门;
齐 志、辛福敏负责开二区西侧大门;
潘玉梅负责开三区大门。
2、消防减灾组(冷柏迁、郭彦、赵桂茹、华微微等)
(1)各楼层负责人、辅导员组织所带班级、任课教师组织授课班级在指导疏散的同时就地开展有效灭火自救。紧急情况发生时沉着应对,具备组织扑救初起火灾及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
(2)灭火工具的使用方法(根据起火原因选择灭火工具)
1)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手提灭火器的提把,迅速赶到着火处。
2)在距离起火点5米左右处,放下灭火器。在室外使用时,应占据上风方向。
3)使用前,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4)如使用的是内装式或贮压式干粉灭火器,应先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压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
5)如使用的是外置式干粉灭火器,则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提起提环,握住提柄,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
6)用干粉灭火器扑救流散液体火灾时,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并由近而远,左右扫射,快速推进,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
7)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亦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扫射。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应迅速向前,将余火全部扑灭。灭火时应注意不要把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防干粉气流的冲击力使油液飞溅,引起火势扩大,造成灭火困难。
8)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物质火灾时,应使灭火器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左右扫射,并应尽量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酒在燃烧物的表面,直至把火全部扑灭。
9)使用干粉灭火器应注意灭火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得横卧或颠倒使用,否则不能喷粉;同时注意干粉灭火器灭火后防止复燃,因为干粉灭火器的冷却作用甚微,在着火点存在着炽热物的条件下,灭火后易产生复燃。
3、疏散引导组(冷柏迁、郭彦、赵桂茹、华微微等)
(1)全体小组成员和师生务必要高度重视,根据布置和安排,落实每个老师的岗位职责和学生疏散通道顺序和集合地点。
(2)紧急事件发生时,可以警报声或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的哨声或消息为警报信号,也可以在紧急事件发生时由上课教师在第一时间组织撤离。
(3)师生听到警报信号后,各楼层负责人马上到指定位置组织所在楼层人员疏散,任课教师立即停止上课、切断电源,组织授课班级按疏散路线有序撤离教学楼。
(4)对所属区域进行全面检查,关闭危险场所、断开电源,停止各项室内正常活动。
(5)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保证紧急事件后减灾工作顺利进行。
(6)具体分工
教学区一楼:
冷柏迁在一楼大厅引导学生从南侧玻璃门出口疏散;
杨建毅在一楼大厅引导学生从北侧玻璃门出口疏散;
齐 志到一楼二区西侧出口引导学生疏散;
教学区二楼:
郭 彦到二楼二区东侧消防通道口组织引导师生撤离;
施 艺到二楼二区西侧消防通道口组织引导师生撤离;
张晓蕾、李 平到二楼三区南侧消防通道口组织引导师生撤离(待定);
教学区三楼:
马景伍到三楼二区东侧消防通道口组织引导师生撤离;
李 智到三楼二区西侧消防通道口组织引导师生撤离;
郭 妍到三楼三区南侧消防通道口组织引导师生撤离;
教学区四楼:
崔为娜到四楼二区东侧消防通道口组织引导师生撤离;
翟巾萱到四楼二区西侧消防通道口组织引导师生撤离;
教学区五楼:
赵桂茹到五楼二区东侧消防通道口组织引导师生撤离;
张中华到五楼二区西侧消防通道口组织引导师生撤离;
教学区六楼:
华微微到六楼二区东侧消防通道口组织引导师生撤离;
郭 宁到六楼二区西侧消防通道口组织引导师生撤离;
教学区七楼:
何国强到七楼二区东侧消防通道口组织引导师生撤离;
李华威到七楼二区西侧消防通道口组织引导师生撤离;
教学区八楼:
马 柯到八楼二区东侧消防通道口组织引导师生撤离;
赵 越到八楼二区西侧消防通道口组织引导师生撤离;
办公区:
任凤娟到一区五楼组织引导师生撤离;
王 芹到一区四楼组织引导师生撤离;
杨家敏到一区三楼组织引导师生撤离;
四、疏散路线及要求
1. 疏散路线
一楼:
二区房间号尾数(2-6)号的机房学生从二区东侧出口或大厅向外疏散,房间号(7-10)号机房从二区西侧出口向楼外疏散,三区的班级向里边南侧出口向楼外疏散。二区西侧如果出现捅堵可以向三区南侧出口分流。
二楼、三楼、四楼:
房间号尾数(2-6)号的教室学生从东侧二区楼梯下楼,房间号(7-10)号教室的学生从西侧楼梯下楼,三区班级从三区里边(南侧)大门撤出。二区西侧如果出现捅堵可以向三区南侧出口分流。
五楼、六楼、七楼、八楼:
房间号尾数(2-6)号的教室学生从东侧二区楼梯下楼,房间号(7-10)号教室的学生从西侧楼梯下楼。
三区出口
二区东侧出口 二区西侧出口
一楼大厅两侧出口
疏散路线示意图
2.疏散要求
(1)演练过程必须注意安全,学生要听从任课教师和各楼层负责老师的指挥,动作迅速而又不慌不乱,应该排成两路纵队,有秩序地前进,不能争先恐后、慌乱奔跑。下楼梯时必须走楼梯不能乘坐电梯,不能从二楼以上的窗户向外跳,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转移到指定位置。如果有行动不便或同学跌倒,应该安排人员协助。
(2)疏散过程中,尽量远离楼梯扶手一侧。
(3)各楼层负责指挥的老师疏散完所在楼层的学生后,跟随所在楼层的学生立即撤离,路上如有学生摔倒或受伤,马上把他们抬到指定的集合地点。
(4)集合地点:A楼前甬道。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要立即原地蹲下,保护头部。集合时每班排四列纵队,学生集中站好,安静,班长在队伍前面,副班长在队伍后面。班长迅速清点人数,报告辅导员,辅导员统计完各班人数及教师人数后,报告分院领导。
五、应急事件后行动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当发生破坏性事件发生后,分院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立即赶赴学校,其他在校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在紧急事件发生5分钟内在A楼前甬道集合待命。
2、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在组长统一指挥下,迅速组织人员参加本院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事后滋生其它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到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24小时行政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师生的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分院受灾情况,及时汇总向学院汇报。
信息技术分院
2016年12月6日